陈毅教儿做 “普通人”!陈丹淮谨记教诲,凭实力获少将军衔

  • 首页
  • 我的世界端游国际版下载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我的世界端游国际版下载 > 新闻动态 > 陈毅教儿做 “普通人”!陈丹淮谨记教诲,凭实力获少将军衔
    陈毅教儿做 “普通人”!陈丹淮谨记教诲,凭实力获少将军衔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3:19    点击次数:173

    陈毅教儿做 "普通人"!陈丹淮谨记教诲,凭实力获少将军衔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一职,后又调任上海,任上海市市长。妻子张茜和几个孩子跟随他一起迁居上海。

    刚解放的上海,还存在着当年的风尘陋习,陈毅担心家中的孩子在外面染上恶习,多次叮嘱妻子,要好好历练孩子,不能娇惯,不能让孩子有优越感。

    他还在家里约法三章:第一,穿土布衣,大孩子穿了再轮给小孩子穿;第二,外出上学不坐公家的小汽车;第三,办任何事都要严格按制度来。

    因为陈毅低调严谨的处事风格,家中几个孩子早就习惯了。

    不过一向低调的陈家,也有头疼的时候,比如陈毅的次子陈丹淮上小学时,就差点被人识破真实身份。

    善意的谎言

    初到上海,工作人员便帮陈毅的孩子们安排了学校,但陈毅担心孩子们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产生优越感,因此严令孩子们不允许在任何地方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。

    上学时,孩子们需要自己前往学校,年纪小的,才会让工作人员接送,但来回都不允许坐小汽车,只能坐公交车,自行车,或者步行。

    如果学校要开家长会,也是让工作人员代劳,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假名字叫“陈雪清”,身份则是某个小公司的处长。

    陈毅其实是个慈父,但只有这一点,对孩子们很严格,对父母也是如何,初来上海时,父母来看他,陈毅还特意对父母说:“住在上海的期间,不能随意动用公车,不能借用自己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,没有特殊的事情,最好不要外出。”陈毅的父母也很理解儿子的工作,对此十分配合。

    陈毅的次子陈丹淮当时刚上小学,但他始终谨记父亲的教诲,不敢在学校透露自己的身份,不过时间一久,老师就察觉出有点异样了。

    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,陈丹淮的家长总是面孔不一,陈丹淮给出的解释是,大人太忙,只能让亲戚来开会。

    陈丹淮一向成绩优秀,性格乖巧,老师很是喜欢他。

    巧的是,陈丹淮老师的家距离陈丹淮家非常近,总是能看到他们家门口有解放军站岗,还总有车进进出出。

    一番打听之后,老师才知道,原来陈丹淮的父亲,竟然是上海市市长陈毅!

    为此,老师还特意讲陈丹淮叫到办公室:“你父亲是干什么工作的?怎么总不来开家长会?”

    陈丹淮有些心虚,但还是照父亲交代的那样说道:“他就是个普通的公职人员”。老师明显对这个答案不满意,还想继续追问,陈丹淮只好说:“他是个处长”。之后无论老师怎么追问,陈丹淮始终都是这个回答,老师无奈,只好作罢。

    陈毅得知此事,非常高兴,他常开玩笑似得对亲友们说:“我看丹淮长大了,绝不会当叛徒!”

    多年后,已经有所成就的陈丹淮回忆往事,总是感激父亲当年对自己的教诲。陈毅的教育方式,让陈丹辉一生都秉持着低调节俭,为国为民的本心。

    父子的相处模式

    陈丹淮出生于战时,童年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并不长,他曾说:“儿长十八载,父旁只九年”。但在当时,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。

    “丹淮”二字意为“红色的淮南”,他的出生,伴随着胜利和希望。

    新中国成立之前,陈毅忙于战事,陈丹淮和几个兄弟姐妹只好跟着母亲生活,因为和父亲见面的时间总是太短,所以在他的记忆中,父亲的形象总是模糊的。

    建国之后,陈丹淮一家来到上海,上学之前,陈毅特意把陈丹淮抱在怀里,对他说:“丹淮,在学校里,无论谁问你,你都说你的父亲叫陈雪清,是个处长。”

    但陈丹淮年纪太小,还不懂父亲为什么让自己撒谎。陈毅看着他,语重心长的说:“这是善意的谎言,你不仅仅是我的儿子,更是祖国的儿子,是人民的儿子,作为他们的儿子,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事情来保护他们,你明白吗?”

    小小年纪的陈丹淮自然是无法完全领会这些大道理的,不过他知道,自己的父亲是个大人物,他的话,一定是有道理的。

    从小到大,陈毅交给孩子们的课题很多,“要做人民的公仆”、“要节俭,杜绝浪费”、“要低调,不能利用自己的身份来谋取好处”。

    上初中时,陈丹淮迷上了看课外书,但那时哪有什么打发时间的小说,虽然是课外书,但都是文学名著。

    他当时沉迷于《孙子兵法》,父亲看到后,很是欣慰。不久后,陈毅拿来一套崭新的《毛泽东选集》递给陈丹淮,说是送给他的礼物,并嘱咐他,让他结合《孙子兵法》好好研学。

    “毛主席的这些军事思想,都是从实践中得出的,绝非是那些教条所能比的。”陈毅再次强调这一点,他希望他的儿子能够好好拜读经典。

    陈丹淮于是挑灯夜读,越读越觉得思维开阔,“这是父亲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,从此我真正的接触到了毛主席思想,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就是靠这套书来指导的。说实在的,还真管用。”

    可见这本书对于陈丹淮的影响有多大,在陈丹淮的成长过程中,陈毅总是能够给予最中肯的帮助和指导。

    和爱好文学,出口成章的哥哥陈昊苏不同,陈丹淮更喜爱军事,而且生性便活泼好动好思考,这一点,更像杀伐果断的陈毅。

    一生榜样

    陈丹淮之所以看《孙子兵法》,就是因为热爱军事,他的父亲陈毅,当然也是他的偶像之一。

    小时候虽然和父亲相处时间不长,但陈毅每次回家,都会给陈丹淮带很多的军事玩具或者书籍。

    高考时,陈丹淮选择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校,出发前往学校时,远在日内瓦参加国际会议的陈毅还曾专程写信寄回。

    信中是一首诗,便是我们熟知的《示丹淮、并告昊苏,小鲁,小珊》,其中有一句是“汝是党之子,革命是吾风,汝是无产者,勤俭是吾宗。”

    尤其是“应知天地宽,何处无风云?应知山水远,到处有不平,应知学问难,在乎点滴勤。尤其难上难,锻炼品德纯。人民培养汝,一切为人民,革命重坚定,永作座右铭。”这些话,也一直被陈丹淮奉为圣旨。

    其实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,陈丹淮有点烦,因为从小到大都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,虽然的确能学到许多的东西,但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,总是有些叛逆在的。

    陈丹淮爱好理科,不喜欢这些文绉绉的东西,一看父亲写了这么长的诗,不禁仰天长叹,庆幸自己的父亲没有要求他全文背诵。

    不过后来,陈丹淮静下心来读这首诗,他明白,父亲是在教他做人的道理,以及强调他身上的责任,陈毅要求他成为一个品学兼优,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    1961年,陈丹淮前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,学的是无线电专业,毕业之后,他也凭借自己的才能顺利的进入了国家军事领域工作。

    毕业之后,陈丹淮曾请教父亲,他表示自己想去部队的基层连队接受磨炼,陈毅听到后很是欣慰。

    “你这个想法我非常支持,你很有必要去军营历练一番,但需要时刻记住,一定要把学政治,即学毛泽东思想放在首位。”

    后来陈丹淮逐渐明白了父亲,他也渐渐地朝着父亲的形象靠拢,陈毅热爱围棋,陈丹淮也因此成了围棋的热衷者。陈毅昔日的谆谆教诲,如同水滴石穿般,日复一日,浸润着陈丹淮的灵魂。

    作为“红二代”,陈丹淮从不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,陈毅为国为民操劳一生,在他的职业生涯中,从未给家人开过一次绿灯,他的孩子后来有所成就,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。

    当然,父辈们的指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,陈丹淮进入军营之后,陈毅鲜少过问,因为他知道,他的儿子能凭借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。

    经过几年基层训练,陈丹淮的心性得到了很大的锻炼,之后他一直从事军事领域的研究工作,还曾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部副部长、总装备部科技部副部长等要职。

    1992年,陈丹淮被授予少将军衔,这是国家对他多年来奋斗的肯定和鼓舞。而此时,距离陈毅去世,已经过去了20年。

    陈毅一生低调,他去世时,曾反复叮嘱,不要大操大办,更不要浪费人力物力去办什么追悼会,要为国家节省资源。

    后来陈丹淮也说“我们看重的不是仪式感,而是老百姓的评价,事实证明,历史记住了他,老百姓记住了他。”

    1965年,陈毅曾在一次会议中发言:“我们等着美帝国主义打过来,我等了16年,头发都等白了,我看来是等不着了。如果我的儿子等到了,他们也会义无反顾投入这个战斗。”

    这句话无论陈丹淮何时想起,总是觉得热血沸腾,这是身为一个军人的傲气,亦是一个民族的自信。他从不担心,因为这种永不屈服,不畏强敌的精神,代代都有人传承。